欢迎来到芜湖妇女网,现在是 : :
加入收藏|设为首页
家风家训

百姓世传家谱中家规撷英

当前位置:首页 > 家风家训 > 百姓世传家谱中家规撷英

无为县百姓世传家谱中家规撷英

发布时间:2018-11-28 09:15 浏览次数:

一、无为县洪巷罗山钟氏宗谱(敬義堂)

简介:钟氏先世出于殷,传于楚,食采于钟邑,系于颖川,派于芝阳,属微子(殷商末期纣王同父同母之庶兄)之后。

祠规:老少当敬长爱幼;男女当一律平等;夫妻当相敬如宾;兄弟当手足情深;家庭当美满和谐;作工当爱岗敬业;务农当勤奋耕耘;经商当恪守诚信;治学者当尊师重教,为人师表;从医者当精益求精,救死扶伤;为官者当报国为民,廉洁自律,以人为本;为民者当遵纪守法,奋发图强,自力更生;青山不老,绿水长流,作为中华钟姓之一脉,我罗山后裔,务必与时俱进,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建功立业。上不愧祖先,下不愧子孙,刚我罗山钟氏幸甚!是为跋。

家训:尊祖敬宗,继承祖德族风,持身以勤,持家以俭,其训后以诗书,其居心以仁厚。

二、无为襄安徐氏(石麟堂)

简介:襄安徐氏原笈徽州,后迁南陵,由南陵花山迁襄安,自一世祖荣公传续至今,我徐氏最后续谱是民国6年(公元1917),距今已近百年了。岁月流逝,人口变迁,聚居分散,若再不续谱,势必族序混乱,忘本弃源。

族规:祖茔树木无论大小不许擅行砍伐,犯者家法议处;族内有苦志读书清贫不能赴考者本房有公项量为资助,无则取之祠内;族内有实系贫苦疾病难存活者本房及祠内分别抚恤使勿失所;卑幼干犯尊长,轻则令其服礼,重则兹以家法,其或尊长欺凌卑幼亦需依理处罚,不得以份尊恕之,至互相对骂,尤宜严加惩戒。

三、无为县陡沟镇红星村周家祠堂(爱莲堂)

简介:陡沟镇红星村 周家祠堂(爱莲堂)于2009年开始筹备,周嗣源于宋朝周敦颐的“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真不蔓不枝香远溢清亭亭,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周嗣已传承36代现又续修了12代。

祖训:居之忠信,行之廉洁;无党无偏有典有则,难未入官而付政殊,有老成之硕德。

四、无为县叶氏(石麟堂)

简介:叶公沈诸梁为中华叶姓始祖,迁徙四方,支脉繁衍,日渐兴盛。古徽州歙县蓝田叶氏的后裔,迁始祖端堂公于明初从江西婺源迁至濡西霸王山定居后繁衍的子子孙孙,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已繁衍了23代子孙,现有叶姓人口3000余人,已是无为叶姓的一支旺族。

古时叶氏家约

国有明文,家有公约,其谆复无尽者,皆示人有所持循,勉为善良而已。古有金口木舌徇于道路,提撕警觉以启愚蒙,圣人之用心良苦。今天子刊定法令,颁行州县,命有司朔望宣讲,集众谛听,功在生民犹古道。然明太祖训民六条,万历间沈龙光为之诠注极其详明,载在方策。为遵六条增三条只如俗说著为家约,列于简端,此教家即所教国也,听之。

一、孝顺父母。人非父母不生不长,生而教养成人,劬劳万状,其恩罔报。凡为人子者常则左右就养,过则从容几谏,病则扶侍汤药,死则经营祭葬。在家则下气怡声奉名惟谨。出仕则移孝作忠,显亲扬名。若遗逆执拗亏体辱亲,并听妻儿僮仆之言,仇报父母,斯为不孝,五刑首以严之也。

二、友爱兄弟。兄弟为分形连气之人,本同一脉,无论同胞共乳所当友爱。即异母同父支子庶孽皆为一体之亲。必也兄爱弟,弟敬兄,德业相助。分炊共炊无分彼此。在外在家不别你我,倘因争产而衅起阋墙,或因刁唆而祸延萁豆,同室操戈,分门裂户,读棠棣脊令使诗,当感怀无地矣。

三、尊敬长上。长上不一,有同姓异姓之长上,有在官在家之上,不持名位高等,凡齿行先我,前我者,皆长上也。宜其称谓确,正隅坐随行揖让谦恭,因敢戏渝。或干名犯分,目无尊长,或摇唇鼓舌刺及姻亲,或以贤智先人而凌铄高年,或以血气自恃而污漫前辈皆为狂悖不得姑纵。

四、和睦乡里。同乡共里,想见比邻,朝往暮来,相交姻戚,乡里虽不敌家庭之好,气谊之交宜亦和睦相尚者。故必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缓急相资,有无相济,若相卖相挤,相倾相轧,势利相投,贫富相欺,强弱相凌,大小相并,或以微隙相猜疑,或以小忿相仇怨。此为偷俗。族教诫之,毋滋狂浪。

五、各安生理。人生各有职业,士稽古致贵,农力田得食,工精艺阜财,商懋迁获利,皆足为一生受用,成家业遗子孙者。凡故父兄之于子弟,必相其材质,所近教之,俾人各有事,率其勤力,不至流为匪僻。其有随行逐队,游手好闲,狐群狗党,不禽不兽之辈,将来穷老失归,坏名灾己,辱先丧家,嗟何及哉?

六、无作非为。人无论智愚,家无论贫富皆有分所当为与力所能为之事,不得谓之非为。惟纵酒赌博,好勇斗狠,及奸邪无赖,恣意妄行,所谓非为也。族有所辈,宜亟加惩戒,无致寡廉鲜耻,为獍为枭,怠累族姓。至于渎伦伤化,鼠窃狗盗以及闻风思乱之徒,上辱祖宗,下玷家声,所当屏逐不许归宗。

七、早完课税。钱粮乃国家正供,固国用所必需,租谷为田主家常亦赋税所出,皆当及时早纳免致追呼。若自恃愚顽忍捱刑杖,希图苛免,或学为刀欠乾没肥己,怠累子孙。无论昭昭王法必不汝省,而恢恢天眼,能有疏而或漏者?固宜父训子,兄诫其弟,勉为善良。无愚顽必省,偷生于天地,作民朽蠹不顾也。

八、择配婚姻。夫妇为人伦直首,万化之源,故儿女婚嫁必择其妇之德性何如,婿之贤何如,而家之贫富勿计。使贪财下嫁,而忍若鬻儿六礼不成,而贱同纳婢,匹偶不均,门户弗称。伦常所耻。有如同姓为婚,不达周礼(注),乘丧嫁娶,罔遵法纪。此乃家族之魍魉,人类之蛇虫,又国法之所不宥者。

九、敬慎祭扫。坟墓为掩祖骸,实后人发祥之始,祭扫为酬先德,亦子孙报本之心,不可不敬。如清明拜扫,必老幼亲临,不择远迩。祭则衣冠正肃,必敬必恭,黎明骏奔则神歆其祀。若岁时缺醮,等于荒邱,惰慢跛踦,同于儿戏,必且神人胥怨,幽明共罚,豺獭倘知报本,人岂不若兽哉?

叶 氏 祖 训

明明我祖,奕世流芳;基肇春秋,功显汉唐。

宋元明清,德业煌煌;胥缘义训,授受有方。

追维先德,提示要纲;凡我后嗣,尽听彝章。

古昔所向,诗书农桑;文明进化,并重工商。

各执一业,毋怠毋荒;矢勤矢俭,力图自强。

百行之本,首在伦常;孝亲事长,必敬必庄。

姻睦任恤,诚信是将;行之有恒,物望孚乡。

礼义廉耻,立身大防;张此四维,荣逾冠裳。

国犹家也,为栋为梁;扶危定倾,美济忠良。

遐迩宗族,一本南阳;互相亲爱,视同一堂。

岁时蒸尝,济济跄跄;享祀不忒,降福孔长。

服膺拳拳,长乐永康;我言维服,勉旃勿忘。

石麟堂叶氏家约

爱国家以显忠诚,睦宗族以聚同心。亲邻里以增友情,孝长辈以重常伦。育子孙以成人才,乐公益以惠民生。好济贫以积善德,明礼仪以淳乡风。讲诚信以践承诺,重学习以修正果。务正行以集大成,善经营以创家业。尚俭朴以养身心,尊法纪以禁非为。洁自身以树典范,崇家约以端品行。

五、无为县陡沟李氏(崇本堂)

简介:崇本堂李氏仅是陇西李氏千万支系中之一支也。始祖兴一公当在公元1340年前后出生,成年后从事盐商生理。元朝末年天下大乱时,其由江右豫章(江西南昌)至皖城(潜山),又漫散而来濡东栅港口。明朝洪武二年(1369年)“皇世子舟经栅港遇险几陷溺,幸被兴一公破浪营救幸得免。后以功赐长江水面,永世执业,载入麟册。”自此在濡须口东岸淳安圩安家,改由渔农为业。不久因栅港口长江崩岸,旋迁洪溪厂烟墩街,广置田产永为定址,所以世人称我李为烟墩李。其后世子孙仍以渔农为业,他们崇鱼为图腾,在世袭的江面上孜孜以求。春天张捕鱼种(毛耔)培育鱼苗。夏天肩挑鱼花桶四乡散发鱼苗。至今江淮各地鱼苗场都有我李氏宗亲担任鱼师。由于支系繁盛,人丁兴旺,后代遂发展到三官殿东李家埂上,继而扩展到下面李家大墩子。奠定了我李氏大本营,现人口上千。但移居外地散居他乡,反而有十之八九。

祖训:

明明我祖,汉史流芳,训子及孙,悉本义方,仰绎斯旨,更加推详。

曰诸裔孙,听我训章:读书为重,次即农桑,取之有道,工贾何妨;

克勤克俭,毋怠毋荒;孝友睦姻,六行皆臧;礼义廉耻,四维毕张;

处于家也,可表可坊;仕于朝也,为忠为良,神则佑汝,汝福绵长。

倘背祖训,暴弃疏狂,轻违礼法,乘舛伦常,贻羞宗祖,得罪彼苍,

神则殃汝,汝必不昌。最可憎者,分类相舛,不念同忾,偏伦异乡,

手足干戈,我民忧伤。愿我族姓,怡怡雁行,通以血脉,泯厥界疆;

汝归和睦,神亦安康,引而亲之,岁岁登堂,同底于善,勉哉勿忘。

家训:

敬祖宗、敦孝悌、睦宗族、端伦常、友昆仲、和夫妇、教子孙、尚勤俭、恤孤寡、教唆讼、安生理、勿非为、忌毒染、慎嫁娶、重交游、谨丧祭、远酗酒、出异教、省自身。

六、无为县丁氏(五果堂)

简介:丁氏系出炎帝,得姓伋公;至汉复公,望于济阳;历晋唐宋,播迁华夏,代有闻人。南宋咸淳年间,丁满一公弃官苏州总钤辖,退食铜陵丁家洲,值元军南侵,举义师而未果,乃避隐无为州双桥,是为无为丁氏肇迁之祖。三世华一公兄弟五人,义不分析,植梅徵瑞,闾人异之,遂号“五果丁氏”。

清康熙《江南通志》、乾隆《无为州志》、光绪《庐州府志》之《人物志*孝友》俱载:丁华一,无为人。兄弟五人,素和洽,不忍析居,相与誓天,折梅五枝,共接一本,各识之,祝曰“如一枝枯,即某有异心”,后五枝俱秀实。乡里惊叹,谓友爱所感,号“五果丁氏”。

光绪《庐州府志》卷五十八《世族表》中则将丁氏列为无为世族。并称:无为丁氏,其先人在宋时有兄弟五人友爱,各植一果皆荣实,时称五果丁氏。明时有名毅者,中永乐乙未翰林,名浩者散财赈饥,名镛者,官广西参议,名铣者官户科给事中。入国朝有名士韶者,官泗州训导。凡四世五人并祀乡贤祠及名宦,至今子姓繁衍,犹敦孝友、尚诗书,为一州之望,是为表。

丁氏自宋末占籍无为七百多年来,繁衍三十余代,第就华一公一支,已统计人丁28000多人。

族训:

丁氏家规

丁氏宗谱创修于明朝永乐甲午,至今已历十修,宗谱中留下了大量的家规家训,作为传统时代的法律道德规范,为族人的行为及生活提供了准则,至今仍然有着积极向上的一面,摒弃其中部分与当今时代脱节的部分,仍可作为今天我们的行为道德规范。

家训与宗谱相表里,无宗谱则世系不明,无家训则遵循无自。故昔人于宗谱后,随附家规。汉唐而下,若颜氏、若欧、朱,皆各有严例,揭诸中堂,以示子孙。盖欲为之裔者,争自濯磨,率履不怠,以效法于古,其贻谋诚深远也。

今本其意,谨择昔人之懿训,汇而成帙,颇于孝友任恤之义,婚姻丧祭之礼,尊卑贵贱之别,三致意焉。其分门立论,严而不刻,恕而可行,凡族之人,务宜恪守,无坠家声。谨将条目列后:

家本第一:积阴德

家范第二:谨言语、慎举动

家政第三:励风节、尽子道、敦友于、正嫡庶

家礼第四:重婚姻、慎丧葬、严祭祀

家庙第五:置祭田、立宗法、修宗谱、谨名讳、明宗祀、保茔墓

家族第六:别尊卑、和族党

家训第七:教子弟、肃闺门、崇俭约

家业第八:勤耕织、受教育

家劝第九:劝孝友节烈、劝尚义德行

家禁第十:禁家讼、禁刁恶、禁奸淫嫖赌(酗酒附)、禁杂贱

以上款目,平庸无奇,但能恪守奉行,便是圣贤的学问。凡我同支,各宜修省,毋忽荛言。

家训旧编

尚忠、立爱、贵亲、型家、慎交、教幼、勤业、崇俭、重祭、习儒、保茔、息讼

右录谱说家训,虽非多畜前言,抑亦举隅之助。顾谱说务其博,故未免于冗,兹略节之。家训欲其委备,故未免于繁,又欲其明易,故未免于俗,兹略更之。词虽较约,而其意岂异也?谨跋。

七、无为县福渡陈氏(三星堂)

简介:公元589年隋灭陈,陈后主之子镜台携两弟易仕、易简领兵南剧桃林场(今永春)肥湖(今蓬壶)序藩镇。后奉旨(隋文帝)赦兵为民,其后代陈光(字世德)与朱熹同年,任新州太守,居民苏里(今永春吾西溪碧),宋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封州剑判,权知新州(永春县志)。陈光公为我一世祖,二世祖治公,三世祖文公,四世祖确公,五世祖嘉谟公,六世祖义公,七世祖天情公,八世祖养正公,九世祖大治公,十世祖一郎公,十一世祖士麟公,十二世祖佛昭公,十三世祖真德公,十四世祖成魁公。成魁公开基德化高洋,传数万人丁,为成魁公之十七代孙,陈光公之三十代孙。

祖训:敦校弟 以重人伦

笃宗族 以昭雍睦

和乡党 以息争讼

重农桑 以足衣食

明礼让 以厚风俗

务本农 以定民志

训子弟 以禁非为

息诬告 以全良善

尚节俭 以惜财用

隆学校 以断士习

黜异端 以崇正学

讲法律 以儆愚顽

诫匿逃 以免株连

完钱粮 以省催科

聊保甲 以弭盗贼

解讐忿 以重身命

八、无为县严桥镇牌楼村赵氏(半部堂)

简介:赵姓据说出自赢姓,得姓始祖为造父。传说,造父在华山得八匹千里马,献给周穆王。穆王乘着这八匹马拉的车子西巡狩猎,到了昆仑山上,西王母在瑶池设宴招待。这时东南边的徐偃王造反。造父驾车日行千里,及时赶回帝都,带兵打败了徐偃王。由于造父平叛有功,穆王赐他以赵城(今山西省洪洞县北)。从此,造父及其子孙便以封地为姓,成为赵姓。宋朝皇帝姓赵,是国姓,当然放在“百家姓”第一姓。“百家姓”的第一句,“赵”指“权”,“钱”指“金钱”。世间万事权和钱的问题是首要问题。赵姓人口数 是当今中国第七大姓,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二点二九。

无为县严桥镇牌楼村赵汪自然村赵姓,巢湖市小岭附近多赵氏族相传为宋枢密真学士则平公(赵普北宋宰相)之苗裔也,夫则平公蘇州人也,其后人何以居此蓋自文七守七連七三公避乱,守公遷合邑,文公連公遷巢邑四顶山传十余世,有連公嫡派贵一復遷濡须之北毛公洞湾(现小岭洞洼自然村)贵一公嫡派九世世安、世晏二公迁至赵汪自然村至今又有十余世。

家训:爱国敬宗,团结和谐,好学上进,忠义仁孝

九、无为县严桥镇乐氏(允思堂)

简介:乐源出于子姓。西周末年,宋戴公的儿子公子衎,字乐父,他的孙子以祖父的字为氏,称为乐氏。《姓纂》上是这样记载:“宋微子之后,戴公生公子衎,字乐父,子孙以王父字为氏,南阳。”另外,史游在所著《急就篇》也有同样的记载说:“乐氏之先,与宋同姓;戴公生乐父衎。乐氏源于春秋时的宋国,跟后世以宋为姓的人,算起来是血脉相同的一家人。当时的宋国,是由殷商纣王的长兄微子所建,这个地方,原来是封给武庚的,可是武庚在周成王时叛变,后来被讨平,周成王就把包括河南省丘县以东至江苏省铜山县以西的一大片地方,封给了微子,并且封他为封建制度中地位最高的宋公,以奉商汤之祀。后来,宋戴公之子公子衎的后代,又以王父字为氏,于是就出现了“乐”这个姓氏。

乐氏允思堂坐落在无为县严桥镇乐家闸村,始建于明崇正壬申年,历明清民国于今,三百七十九年,阅尽人间沧桑巨变。

家训:忠孝仁义,勤俭廉爱。

十、无为县陶氏(五柳堂)

简介:

陶氏是出自帝尧陶唐氏,郡属济阳。传到周朝的虞惠做了陶正的官。殷的余民有七大家族都封给了康叔,陶氏则名列其中之一。继而任命陶叔为司徒,后世子孙以“陶”相沿为姓氏。传到西汉初年的陶舍,官居右司马,因为战功卓著而被封为开封侯,居平阳。陶舍是我陶氏的始祖。到了陶舍的五世孙仲才公因避王莽作乱,舍去平阳而迁至丹阳。再从丹阳迁居鄱阳的是陶丹,丹公出仕晋朝,扬武将军,被封为柴桑侯。丹公生陶侃,侃公出仕晋朝,封长沙公。侃公长子茂公的孙子是十七世的陶渊明,渊明公居浔阳柴桑,出仕晋朝,官居彭泽令,自号“五柳先生”。先生而下,传到四十三世为陶安,安公官拜江西行省参政。生子乾兴公,乾兴公生季善公,季善公是明经进士,开始从江西乐平迁居无为城南,以行医为业。季善公是迁到无为的始祖。到了季善公的曾孙景安公再迁到无为州南乡三十里墩,在此鼎新创业。至今堂号仍称“五柳”,郡望仍属“浔阳”。然而无为之派,是季善公的玄孙景安公之子金堂公、银堂公,开其基业。金堂公居村北,银堂公居村南。从金堂公、银堂公二公以下,支系分为南北两分。北分以金堂公之孙廷高公、廷魁公分为二房;南分以银堂公之子从义公、从礼公、从德公分为三房。枝繁叶茂,子孙兴旺,源远流长。今世我族人才辈出,莘莘学子、经商巨子、从政执教者亦不乏其人。

新家规家教十八条

此次修谱,重在以德治家,传承家风家教,以家风家教弘扬社会核心价值观。为使族人在生活道路上,方向正确,行为规范,奉公守法,要求子孙在爱国爱乡的同时,按新家规十八条规范自己言行:

爱祖国,振家声。孝父母,尊老人。认家族,教儿孙。夫妇敬,兄弟亲。乡邻和,朋友信。守法律,尚俭勤。扶老弱,济贫困。戒赌博,健身心。讲奉献,创文明。

十一、高沟镇 叶氏(硃易堂)

简介:

叶氏一族,自诸梁公就封叶邑,得姓已历二千五百余年,目前世界叶氏人口繁衍已逾千万,散居海内外四十八个国家和地区。簪缨传世,瓜瓞连绵,现为国之望族,屹立于中华族群之林。传上左帝中(高阳氏)颛顼的后裔陆终生有六子,其中幼季连,其后代为周方王师,遂被周成王追封在荆山(今湖北西部)随后,迁都于郢,改国号为楚。春秋之际,楚庄王曾孙戌,在楚平王时任沈县(今安徽临泉)尹,其后人便以沈为氏。戌后任楚国左司马,与吴国作战牺牲,楚昭王封其子沈诸梁在叶为尹。因平叛有功,封南阳(今河南)尹,赐爵公,世人尊为叶公,以地为氏,是为叶氏一代始祖。濡须硃易堂叶氏鼻祖为觉谅公,自江西洪都,躬随前朝,定鼎金陵,忠贞卫国,多谋善战。

家训:

爱中华,报国家。笃族群,睦乡邻。尊长上,敦孝行。

龚兄弟,谐家庭。明事理,守诚信。尚节俭,奉勤勉。

严律己,宽待人。乐行善,勇义为。济贫困,扶弱小。

修心性,养功德。立有志,行有为。学则优,事必廉。

忠其岗,敬其业。讲文明,多奉献。光先祖,裕后人。